第四百九十九章:让大明看看,如何人可胜天!_大明:我,朱棣,开局扬言夺嫡!
新笔趣阁 > 大明:我,朱棣,开局扬言夺嫡! > 第四百九十九章:让大明看看,如何人可胜天!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四百九十九章:让大明看看,如何人可胜天!

  “都找把手抓紧!”朱棣看着前面一个大弧度拐弯,提前骑马赶来的研究人员,也都骑马站在远处,紧张盯着。

  朱棣摇头:“不用,就以最大速度实验,我相信,这次肯定能成功!”

  之前的试车,就屡屡在转弯上发生事故失败。

  嗞——

  尖锐的摩擦声响起。

  蓝玉、方孝孺第一时间感觉到,身体向轨道内侧倾斜。

  他们无法看到,车底,车轮和轨道摩擦,喷溅的火花。

  这个拐弯处其实并不算大。

  完成拐弯,其实也只用十几秒时间罢了。

  可尖锐的摩擦声中,无论是机车内的朱棣等人,还是外面坐于马背上的研究人员,全都仿佛度日如年。

  “成了!”

  “成了!通过了!咱们成了!”

  ……

  当目睹机车没有倾覆,车轮没有脱轨顺利通过时。

  外面的研究人员顿时激动大喊大叫,拼命催马追赶机车。

  “王爷,咱们成了!成了!”

  朱棣含笑站在门口,冲骑马大喊的研究人员笑着招手,暗暗松了口气。

  为了解决机车脱轨、先后对车轮进行改进。

  明确了车轮外径小于内径。

  并且还在车轮内圈设置了一圈凸起的轮缘。

  为了解决拐弯问题,反复实验,最终找到了,外轨道超高与转弯半径之间的一般关系。

  他虽然知道这些技术理念。

  但具体的关系,他并不知道。

  如何正确施工也不清楚。

  所有的一切,都要研究人员一点点实验。

  ……

  蓝玉、方孝孺看着外面,伴随着机车狂奔大喊的研究人员。

  高兴之余,充满了感慨。

  燕华……

  每一次来,总能给人惊喜、震惊!

  “王爷,减速指示牌。”某刻,当前面出现减速指示牌时,杨六六提醒。

  朱棣吩咐:“开始释压!”

  杨六六转动阀门。

  嗤!

  机车后方,释压管道喷出浓浓白雾。

  机车明显开始减速。

  朱棣坐回位置上,在蓝玉方孝孺注视中,双手握住车轮刹车杆,猛地用力向后拉动。

  嗞!

  摩擦产生的尖锐声,更加刺耳响起。

  机车缓缓停下来。

  ……

  蓝玉、方孝孺跟着朱棣下车后,顾不上,双脚轻飘飘的感觉,便迫不及待围着机车转圈打量。

  ……

  当天中午。

  朱棣宴请方孝孺、蓝玉。

  方孝孺直言大明朝廷求援。

  同时,蓝玉也将朱元璋灭陈那番话,转达朱棣。

  午后。

  战前动员有些紧急事情,需要朱棣处理。

  蓝玉、方孝孺在周潮陪同下,来到他的生物研究场。

  马车驶入一片用铁丝网围住的杏树林。

  杏儿正成熟。

  一只只鸡在树林下,啄食嬉戏。

  周潮带着蓝玉、方孝孺下车后,介绍道:“方叔,这里有五千只鸡,不过,今天午间吃饭时,根据你们介绍朝廷农村养殖情况,我认为不需要从我们燕华转运鸡回去,只要带上红粉椋鸟,几种蝗虫的天敌鸟类就行。”

  “迅速大规模筹集大量的鸡,是为了迅速遏制当下愈演愈烈的蝗灾。”

  “而几种蝗虫的天敌鸟类,是为了以后长远考量,引入蝗虫的天敌,让这些鸟类,在蒙汉示范区内繁衍生存,往后,有这些鸟类存在,就能遏制蝗灾,用食物链的方式,防范蝗灾,把蝗灾扼杀在萌芽中。”

  ……

  方孝孺二人认真听着,不时提出疑问:“小周潮,这些鸟类是杂食动物吧,会不会泛滥,将来对庄稼造成危害?”

  周潮笑着挠头,“不会,鸟类也有天敌,尤其是椋鸟,他们喜欢在石头缝、石头堆进行筑巢,草原上的野猫、黄鼠狼、老鹰都是他们的天敌,经过我们反复研究,只要引入的物种,在原有的生物链环境中,存在天敌,这条食物链在短暂波动后,很快就会恢复平衡。”

  “野猫、黄鼠狼因为椋鸟出现,繁衍速度会短暂加快,但很快,他们的天敌,狼、老鹰这些也会增加,最终,新的食物链很快又会恢复平衡!”

  “而新的生态系统中,因为出现了椋鸟等蝗虫天敌的鸟类,这个生态系统,往后就很难再出现,蝗灾泛滥的情况,除非,人为破坏了生态链的平衡,比如,人们不加节制的猎杀食物链顶端的老鹰、狼等动物,让下层食物链失去制约……”

  ……

  “其实,这食物链相互制约的道理,就和我师傅搞乡土村社、雇工身股制一样,一个好的生态,一定是百姓、商人、官员相互依存,相互制约的平衡关系。”

  哈哈……

  蓝玉大笑指着周潮,“好小子,把你师傅的两个理念、两个主张,比作畜生们的食物链,我可要向你师傅告状!”

  周潮灿烂笑道:“我师傅才不会介意,而且,我师傅都经常说,人本质也是动物,只是高级的动物罢了,我很赞同师傅这个观点,因为从我们生物研究中,食物链的角度,人的确是食物链最顶端的,而我们人,对生物链的破坏也是最大的。”

  “其实,蝗灾产生,除了气候原因导致,主要就是人活动导致的,蒙汉示范区以前是传统的游牧区,但在示范区建立后,农耕活动开始加剧,破坏了原有的草原生态,同时,农耕又为蝗虫繁殖提供了大量养分。”

  方孝孺、蓝玉认真听着。

  方孝孺好奇询问:“小周潮,通过你们的研究,认为蝗灾这类食物链灾害,主要是由人活动,破坏食物链引起的?”

  “对!”周潮点头。

  蓝玉追问:“那怎么防治,总不能,咱们人就不要活动了吧?可太活跃活动,又会导致灾祸,灾祸又会饿死很多人。”

  周潮挠了挠头,苦笑摊手:“其实,这就是食物链,人在自然灾祸下饿死、病死,其实本身就是一种食物链的再平衡,按照我们生物研究,食物链自动调节理念的话,这种情况,的确不应该人为干预。”

  “但咱们是人,是高级动物,总要自救,不能被动接受食物链的自我调整和再平衡。”

  方孝孺伸手摘了一颗,黄了的杏子,擦拭同时,笑问:“那我们该如何自救呢?”

  “其实也很简单,首先了解、掌握食物链规则,培养一批精于生物的人员,掌握某一地的食物链,做到对食物链的监测,比如,较为准确掌握,当地食物链中,各级生物的增长下降趋势,根据食物链变化,要么调整人的活动,要么,引入新的物种,抢先在食物链某个环节失衡前,引入某种生物,人为干预当地食物链的平衡,就好像,我要给蒙汉示范区引入椋鸟。”

  ……

  “随着望远镜这些技术工具的普及,通过抽样调查等方式,对一个地区的食物链情况进行大体监测,其实并不难。”

  “我们生物实验团队,现在就承担,为燕华监测各地食物链变化的任务。”

  方孝孺、蓝玉相视苦笑。

  看吧。

  当初,周潮玩动物标本时,燕王支持,多少人在背后笑话这对师生。

  可现在再来看。

  才发现,玩动植物标本的小周潮,如今已经成为燕藩农业生产稳定的中流砥柱!

  可朝廷那边的读书人,有多少人愿意做这种被称之为杂术的事情?

  蓝玉摇了摇头,拍了拍周潮肩膀,“怕是,用不了多久,你师傅就要给你著书立说,封爵了吧?”

  “我们团队的研究,还只是掌握了一点皮毛,我还没有去世界各地,考察生物的多样性,掌握生物的多样性,远没到著书立说的地步……”

  嘶!

  周潮内向挠头谦虚时。

  方孝孺倒吸凉气,忙把送到嘴里的杏子吐到手心,“这杏子的皮怎么这么薄?这么苦,怎么种这种没有食用价值的杏树?”

  周潮抬手摘了一颗,捏开,取出杏核,解释:“方叔,这种杏儿主要食用里面的杏仁,和咱们传统的杏儿不一样,这种变异的杏儿,果肉很少,并且酸涩难吃,但杏仁有一股甘甜,在我们生物研究中,把这种变异称为性状突变。”

  “选择这种性状突变的种子,进行一代代选择性种植,就能得到性状稳定的种子。”

  ……

  “这是未来的一种副食品,师傅说了,在农业科技很难再取得突破性进展,粮食产量很长时间,不可能发生质的突变时,要充分发展各类副食,充裕的副食,不但能满足人们的口腹之欲,还能有效代替主粮,减小对主粮的消耗。”

  “如果百姓每天能吃到两把这样甘甜的杏仁,试想一下,每天可以少吃多少粮食?”

  方孝孺、蓝玉久久无语。

  朱老四这番言论,其实在福建时就已经有了。

  所以,朱老四主政福建时,把属于朝廷的山林划拨给农民。

  百姓在山林中种植柿子树、枣树、可以作为牲畜精饲料的橡子树等等。

  但大明境内,一个个乡土村社,真正能贯彻执行朱老四这套政策的。

  其实也只有福建,以及少数革新派控制的县府州域。

  反观朱老四呢?

  燕华不但贯彻执行这一套政策。

  百姓的日常餐饮更加丰富不说,还节省出大量粮食,让百姓赚取更多的钱。

  这也就罢了。

  还开发培育各种可作为副食,不占用耕地的作物。

  很明显。

  小周潮这个以往被很多人笑话的生物研究团队,在这方面,也承担着重要的作用。

  别忘了。

  朱老四还有一个专门从事农业研究的农科司!

  蓝玉突然揽住周潮肩膀,“小周潮,这回跟我们回去,你要好好表现,狂一点也没事,我蓝玉给你撑腰,让咱们中原那些腐朽之辈,好好看看,你是如何人可胜天!”

  大明,就是缺少冲击!

  这次治理蝗灾,就是一次机会!

  求月票、推荐票、追订、全订。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xquge.cc。新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xquge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